微信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焦慮情緒,影響人們的心情,甚至造成工作和生活的不良,嚴重時還會影響身心健康。那么,哪些什么行為會容易引起焦慮呢?這6種行為必須改正。
一、照鏡子的時間太長
有時候,照鏡子會增加我們的自信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優點。然而,如果照鏡子時間太長,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自我滿足感就會降低,從而滋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你的信心和判斷力。
二、沉迷網絡
一項調查發現,每天沉迷于網絡時間越長,人就會產生越多的孤獨感、工作倦怠、焦慮等不良情緒。長時間沉迷網絡會給人帶來空虛感,還會缺少社交,讓人變得焦慮。
三、拖延癥
每天無法合理分配和管理時間的人,如果抑郁程度較高,一切都會拖到后面,讓人覺得生活混亂、難以控制,從而導致抑郁和焦慮。
四、經常久坐
缺乏運動會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挫折感,運動可以抑制焦慮。身體鍛煉后,可以在大腦中釋放一些有益的化學物質,運動時釋放的皮質醇可以減輕身體的壓力,體育鍛煉還可以提高認知功能。
五、沉迷購物或網賺
那些傾向于物質享受的人更有可能出現創傷后壓力癥狀,更有可能被迫或沖動購物。因此,追求物質舒適的人會增加壓力的負面影響。
六、壓抑情緒的宣泄
刻意回避會使人焦慮,而壓抑的情緒會加劇壓力,對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當面對沮喪和消極情緒時,回避并不是好的策略。你越逃避,事情就會變得越糟。只有對壓力事件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才能加強對負面情緒的控制。
【西安心理醫院】溫馨提示:以上這些小習慣有時可能會被我們忽略,都會導致我們產生不良的情緒,所以,我們要努力改正這些壞習慣,才能避免情緒焦慮的發生,讓自己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