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對癲癇證據和瘋狂證據的理解植根于陰陽理論。陰陽失調是本病的基本病因,因此存在"重 陰者癲,重陽者狂" 難經。陰陽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先天稟賦失衡、七情內傷和飲食失節;氣郁、痰濁、血清、火邪是本病的主要病機;該病位于腦部,與臟腑、肝脾密切相關。
1.先天稟賦失衡:本病與遺傳因素有關。先天稟賦不足會導致腦失所養;或胎兒在母親腹部受到干擾,氣機升降異常,陰陽失衡,出生后或受其他因素影響,容易引發神逆 引起本病。
2.痰迷心竅:七情內傷可導致氣機不暢,肝郁脾,痰流口水內生;或者過度思考,飲食不當,傷心脾,脾氣不伸;運輸無權,痰濁。痰郁結,蒙蔽心靈,或痰隨氣火,逆亂神靈,可導致瘋狂。丹溪心法說"癲屬陰,瘋屬陽,癲多喜狂多怒……因痰多結于胸之間。"儒家事親也闡述了這一觀點"肝,屢謀屢決,屈無所伸,怨無所泄,心血日淚,脾液不好,痰迷心竅成風。"
3.氣血失調:清代王清任明確提出了氣血凝滯理論,如"癲狂一癥,……是氣血凝滯,腦氣與臟腑氣不相接,就像做夢一樣。"七情受傷,氣郁逐漸導致血凝,氣血凝滯在腦中,可導致神靈逆亂,導致瘋狂。氣郁會導致心脾受損,氣血不足,心神失養,神不守舍,可導致癲癇證。于波的《醫學正傳》"一般狂為痰火實盛,癲為心血不足,多為求望高遂不得志者有之"的看法。
4.太熱:金:·劉元素發揮了素問·至真要大論》"諸躁狂越,皆屬于火"理論強調瘋狂是由過熱引起的,并指出"多喜為癲,多怒為狂。但喜為心,所以心熱多喜為癲;怒為肝志,火實克金不能平木,所以肝實多怒為狂"。"罵雷不避親疏,喜笑意怒而為狂,本火之所生。"七情損傷,氣郁化火,火郁結在內,擾亂腦神;或者苦津液為痰,痰熱塞盛,心竅受阻,變得瘋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