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導致性格改變患者得病后,性格往往會發生某些改變,表現出諸多異常,這是該病最明顯的危害。如原來熱情合群的人變得冷淡、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語,與人疏遠,躲避親友并懷敵意,生活懶散。或原來很有教養的人變得出言不遜,好發脾氣,對人無禮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緒變化常表現為情緒高漲,洋洋自得,管閑事,說大話,愛發脾氣等。
危害神經系統患者還會出現一些類似于神經疾病的癥狀,如頭痛、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工作學習能力下降以及癔癥樣表現等。用腦時精神容易興奮,有時對聲音和光很敏感。尤其是在長時間不能治愈或者病情多次復發的情況下,患者會出現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精神病的危害。此時,患者智力相對正常,卻整天呆坐不語,喪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這就是精神衰退的表現,從社會功能的角度講,就叫做精神殘疾。此外,還容易發生自傷自殺行為。
危及社會安全由于受到病理心理的影響和支配,患者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危及社會的行為,他們中有的偏執,甚至采取過激行為,出現危險的沖動行為,如攻擊他人,且被攻擊者往往是患者周圍熟悉的人,尤以親人居多。
盡管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有可能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危害,但只要掌握一些心理衛生知識,及早發現精神異常,采取有效措施,讓患者得到及時、系統的治療,還是可以防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