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為什么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很多人只要一聊到自己的缺點,仿佛自帶顯微鏡,越看越覺得自己這不好,那不好,,尤其是女性,往往對自己的身材、樣貌、脾氣等批的一無是處,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當很多人夸獎自己時,也會覺得不好意思,或是覺得對方是在欺騙自己。那么,我們為什么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呢?今天一起分析下吧!
【西安康寧心理醫院】心理醫生表示: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我們之所以覺得自己不夠好,其實并非自己真的不好,而是我們自己對自我的認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導致我們覺得自己不值得。
而這種經常性,習慣性的自我批判,其實往往來自于一些不好的成長經歷,如之前的一些負面的結果帶給我們強烈的羞恥感,這種羞恥感不僅讓我們在當下深感尷尬與心理負擔,甚至會產生長遠的心理陰影,讓我們形成一種“我不夠好”的潛意識。在以后的生活中,一旦有別人批評自己,就會持續加深你內心深處“我不夠好”的意識,而當別人夸獎你時,你反而有強烈的不適感。
一般來說,產生這種心理狀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家庭環境的影響
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時,往往不將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格來看待,認為孩子還小,還沒到有心理需求和重視情感的地步,經常會強加一些自己的想法給孩子,讓孩子處于一個壓抑和壓力的狀態下,甚至有的家庭父母在外人面前批評孩子,說孩子小時候的一些丑事,讓孩子產生了自卑感和羞恥感,這對孩子的成長發展十分不利。我們父母這種打壓式的教育,讓孩子更加自卑和找不到自己的優點。因此,對孩子多采用贊美式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產生強烈的自信很重要。
二:外界的評價
外界的聲音也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定位。尤其是有些人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只要發現有不好的地方,即使改正了也會覺得自己不好,還有一些人會把外界的評價當作自己的行事準則,而不斷迎合別人。但當我們成為了別人心中完美的樣子,卻忘記自己了真正的自己,導致無法找到自我。
三:過度自省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確實可以讓我們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但若過度自省就會讓人無法接納自己,變得消極,這是因為不斷地自我否定和強烈的、負面的自我暗示,覺得自己一無是。在以后的經歷中,只要遇到事就會覺得“我不行”,變得自卑、懷疑、焦慮,甚至出現心理疾病。
【西安新城康寧醫院】我們要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認知偏差,做到愛自己,接納自己,沒有任何緣由地知道自己值得被愛。只有當我們對自己有足夠的認同感時,就會明白,外界的聲音都是參考,你不快樂,就不要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