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無法正常服藥,需要在醫護人員或家人的監督下,才能正常服藥,那么他們為什么會出現不肯服藥的表現呢?可能是以下原因!
1.患者自認為沒有病,無需吃藥。
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都“缺乏自知力”,他們對自己的疾病沒有正確的認識,不能認識到自己有病。尤其是對一些處在急性期或者恢復不全的病人。
這時候,作為家屬,我們不能心軟,不能縱容患者這種思想和行為,否則他就會認為自己沒病。我們可以將藥物混在飯菜、飲水中的劑型(如口服液)給患者服藥。
2.病人吃藥后,出現了各種不舒服,就不想吃藥
很多精神疾病的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頭痛、惡心等,這時,患者也可能會出現不想服藥的行為。出現這些副作用后,家屬要及時和醫生進行溝通,切忌為患者自行停藥。
3.藥物種類復雜或太多,患者常忘記吃藥或多服藥
有些患者確實需要服用很多藥物,尤其是對一些老年患者來說,很可能還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再加上精神類藥物,很可能造成漏服藥或忘記到底吃了哪種藥。
作為家屬,我們要幫患者將藥物分門別類,或者幫他們將當天的需要吃的藥放在一起,或在身邊監督其服藥,時時提醒。
【西安心理醫院】溫馨提示:很多精神病患者會出現各種不愿服藥、逃離服藥的行,我們要做好他們的監護人,日常監督他們及時用藥,早日擺脫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