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神經衰弱是一種十分常見而普通的疾病,人們往往認為頭痛,失眠就是神經衰弱,實際上神經衰弱是一種很復雜的疾病。他的癥狀十分復雜,幾乎影響全身的所有器官。那么到底神經衰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神經衰弱直譯為神經的虛弱。神經衰弱名稱是美國的格·姆·比爾德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為神經衰弱是與神經系統器質性疾患不同的一種功能性疾病,患者大都具有神經質素質。目前認為神經衰弱是指由于某些長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腦功能活動過度緊張,從而產生了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其主要臨床特點是易于興奮又易于疲勞。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種易感素質或不良個性。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經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續的緊張心情和長期的內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經活動過程強烈而持久的處于緊張狀態,超過神經系統張力的耐受限度,即可發生神經衰弱。如過度疲勞而又得不到休息是興奮過程過度緊張;對現在狀況不滿意則是抑制過程過度緊張;經常改變生活環境而又不適應,是靈活性的過度緊張。
人們若遇某些意外不幸事故,或受到不正確的指責、誹謗,突然遇到某種難以解決的問題,以及面臨著某些未曾預期的緊急情況等強大的刺激,無疑都會引起情緒上的苦悶、憂慮和不能承擔的精神負擔,這些思想上的長期緊張和矛盾等,都可促使神經活動的過度緊張導致神經衰弱。臨床上常常不是在嚴重的精神創傷遭遇后立即發病,而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后,環境條件已好轉,創傷早已成為過去的情況下才發病。這是由于在嚴重精神創傷的情況下,神經系統動員了一切內部力量來應付這個刺激,控制住這種反應,當危險的、可怕的情況過去之后,神經反應反而脫離大腦皮層的正常控制而出現神經衰弱。
在正常人群中,遭受意外事故的打擊的人有很多,但人們并沒有普遍的發生神經衰弱,因此,精神因素并不是引起神經衰弱的因素,因為這些因素能否引起強烈而持久的情感體驗,進而導致發病,在很大程度上與個體素質,包括遺傳因素、后天形成的個性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