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很多人晚上睡覺時會出現做夢情況,不經常做夢對人們影響不大,但若是經常出現失眠多夢現象時,會讓人們第二天精神狀態不好,對工作和生活都會帶來諸多影響,長時間得不到改善,還會發生神經衰弱,因此在人們有必要了解哪些原因導致失眠多夢,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避免發生失眠多夢現象。
人為什么會做夢
01
首先,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
人們在夢中以右大腦半球活動占優勢,而醒來后則以左大腦半球占優勢,在人體24小時晝夜活動過程中,醒與夢交替出現,才可以達到神經調節動態平衡。
只要睡覺,就會做夢。大腦會對夢進行處理和記憶篩查,說自己不做夢的人,只是忘了而已。
如果一個人真的完全不做夢,那就說明Ta的右腦可能有某種問題。
另外,夢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注意力、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調節作用。
從精神分析心理學角度看,現實生活中未能或不能獲得滿足的欲望,卻可以在夢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調節心理平衡。
所以做夢其實是有利于身體健康的,也是保證我們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夢,意味著睡眠質量差嗎
02
先說結論,夢本身對睡眠其實是有利而無害的。
但有很多人說:“做了一個晚上的夢,沒有睡好”,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實上并非如此,人們一個晚上最多做5次夢,與夢糾纏的時間不會超過2小時,所以安睡的時間并不少。
可以說不是做夢影響睡眠質量,而是我們身體上或精神上原有的某些因素影響了睡眠質量,但卻讓人感覺是自己頻繁做夢導致的。
比如精神壓力過大,做一些噩夢、驚慌恐怖的夢,使人從睡眠中驚醒,醒后又很難再入睡,大腦得不到休息而疲勞。
很多神經衰弱的人往往入睡困難,好不容易睡著了又被惡夢驚醒,導致白天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甚至還會產生疑病癥和焦慮癥,加重病情的發展。
睡眠質量差如何調節?
1
保持睡眠環境舒適
想要睡個好覺,關鍵是讓睡眠環境保持良好,在合適的地方入睡往往可以保持輕松,舒服,睡眠質量會提高許多。如果睡眠環境太過干燥,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感覺到不舒服,進而容易失眠。
另外,枕頭高度要適合,還要根據天氣選擇合適的被子,保暖工作做好,在這種狀態中入睡可以有效提高睡眠質量。當然,睡覺不要開著燈,更不要睡前玩手機。
2
有壓力及時釋放
要改善失眠還應該注意壓力的釋放,保持良好的心態,在輕松的狀態下入睡同樣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很多人壓力過大無處釋放,沒有懂得轉移注意力,保持穩定情緒的重要性,遇到棘手的問題沒辦法解決總是藏在心里面,不愿意尋求解決的方法,也沒有和他人傾訴溝通。久而久之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還會過度壓抑的影響下交感神經變得興奮,進而降低睡眠質量。如果可以有良好心態保持,穩定控制好個人情緒,往往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3
適當運動增加疲憊感
很多人遭受失眠折磨想要睡一個好覺很難,要避免這種情況帶來影響,需要增加身體的疲憊感,有足夠的運動量讓身體疲憊是睡眠質量提高的關鍵。
如果白天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多去運動,晚飯之后間隔一段時間選擇強度適宜的運動發揮良好的鍛煉效果,同樣可以增加疲憊感。
身體活動量多,有疲倦感的情況下再去入睡,同樣可以睡眠質量提高些。很多人基本上沒有運動量,身體的循環,代謝速度緩慢,沒有困意的情況下入睡,失眠的可能性增加。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如果自我調整后,睡眠問題還沒解決,影響到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建議尋求專業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