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老了,覺少了,不需要睡那么多。”
“昨晚沒睡好,今天中午補一覺。”
這些話可能經常聽到家里的父母說起,65歲以上的老年人出現睡眠問題的比例逐年增高,老年人的睡眠問題越發受到關注。
長期失眠,對老年人的血壓、心臟都會造成負擔,也會增加猝死的風險。那么,老年人怎樣才能擁有一個優質的睡眠呢?
老年人為什么睡不好
為什么老年人睡眠質量不好呢?醫生分析,老年人的睡眠呈現三大特色:
第一,睡眠能力、質量和需求均有下降;
第二,由于老年人自身軀體疾病、心理疾病高發,平時可能還會長期服用一些藥物,這些都會對睡眠產生影響;
第三,老年人喜歡過早睡下,容易造成睡眠質量差,過度淺眠,早醒等。
這就是老年人如今成為失眠高發人群的原因。
患上失眠怎么辦
但并非所有的“睡不著”都是失眠。醫生說,如果老年人認為白天的精力沒有受到影響,情緒也比較愉快,沒有影響到社交、生活和工作狀態,那么,基本可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睡眠。反之,則需要找專業醫生來做全面檢查,包括軀體檢查和心理狀態評估。
如果患上了失眠,那么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利用心理治療、藥物、物理儀器等手段改善。很多老年人對助眠藥物有誤區,認為會成癮,因此不愿服藥甚至拒絕就醫,醫生說:“實際上這種擔心毫無必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通過藥物改善睡眠,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況且現在的藥物有很多種類,包括植物制劑、中草藥等,很多并不會成癮。”
養成以下習慣,擁有好睡眠
1、沒有困意時不要上床,盡量把睡眠維持在22:00~23:00之間;
2、晚上睡眠不好也不要白天補覺,取消午睡;
3、睡眠之前把頭腦清空,不要過度回想白天活動;
4、睡前不要劇烈活動,可以洗個熱水澡;
5、接納自己的睡眠狀態,不要過度關注睡眠;
6、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擁抱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