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人們會有睡眠障礙多數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心理造成了失眠。那么影響我們睡眠的一些常見心理都是什么呢?具體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下面西安康寧心理醫院醫生介紹。
怕失眠心理
許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慮”,晚上一上床就擔心睡不著,或是盡力去讓自己快入睡,結果適得其反。人的大腦皮層的神經活動有興奮與抑制兩個過程。白天時腦細胞處于興奮狀態。工作后,就需要休整,進入抑制狀態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轉為清醒。
夢有害心理
不少自稱失眠的人,不能正確看待夢,認為夢是睡眠不佳的表現,對人體有害,甚至有人誤認為多夢就是失眠。這些錯誤觀念往往使人焦慮,擔心入睡后會再做夢,這種“警戒”心理,往往影響睡眠質量。
自責心理
有些人因為一次過失后,感到內疚自責,在腦子里重演過失事件,并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妥善處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責懊悔情緒稍輕,到夜晚則“徘徊”在自責、懊悔的幻想與興奮中,久久難眠。
期待心理
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擔心睡過頭誤事,因而常出現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網站管理員,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點上班),常于晚7時睡覺,因害怕遲到,睡得不踏實,常常只能睡上1-2小時,就被驚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晉升、職稱評定、分房結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處于期待興奮狀態,難以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