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隱匿性抑郁癥是什么?你見過抑郁癥么?那你有見過隱匿性抑郁癥么?西安康寧心理醫院醫生為大家普及得是關于隱匿性抑郁癥。隱匿性抑郁癥的定義是一種不典型的抑郁癥,指的是抑郁癥狀被病人潛意識“隱藏”起來,卻常常以疼痛不適等身體癥狀為主要表現,不易被病人和醫生發現,可見于各年齡階段,在中老年人中尤其常見。
這樣稱呼,并不是說患者故意把抑郁癥狀隱藏起來,怕人知道,不告訴別人,而是病人本人真的是沒體驗到典型的抑郁癥癥狀,也不知道自己患了抑郁癥,總以為自己身體疾病很重,希望內、外、婦、兒、神經內、中醫等各科的醫生幫助診治,所以病人一般不會主動到精神科治療,正因如此,容易延誤治療的時間,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痛苦。
臨床醫生治療軀體疾病和抑郁癥同時存在時應警惕抗抑郁藥物禁忌癥與藥物副反應的進展,尤其對于體質虛弱老年人,他們絕大多數服用一定數量的治療藥,與抗抑郁藥可存在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過量會產生毒性作用,必須小劑量開始,選擇對各個系統副反應小的藥物,酌情增減劑量,恰如其分的使用。
1、藥物治療:抗抑郁藥物是改善心境的治療藥物。治療適應癥有:嚴重抑郁或抑郁復發;有軀體癥狀或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有自殺觀念,既往對藥物治療有效;對心理治療無效。
藥物治療在服藥1~2周后才會產生明顯的療效,療效要到服藥后4~8周。長期服藥才能預防復發。抑郁癥狀緩解有助于慢性疾病康復。在有慢性病人中,為減少抗抑郁藥物引起的副反應,應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
2、心理治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以及治療均由經過訓練的有經驗的臨床醫師進行。以上治療同時,需要家屬的感情支持,醫師的鼓勵和繼續治療的保證是減輕或這類抑郁反應的最好措施。
隱匿性抑郁癥是什么?但我個人認為,“隱匿性抑郁癥”這個診斷名稱欠妥,因為我在臨床觀察中注意到,這類病人大多不是抑郁癥,而是焦慮癥或焦慮相關疾病。抑郁癥是發作性疾病,內源性疾病,以抗抑郁藥物治療為主。“隱匿性抑郁癥”多為慢性病程,起病與性格特征、家庭成長背景、學習、工作、感情、人際關系壓力等心理社會因素有關,藥物通常只是對癥控制癥狀,心理治療或在醫生指導下患者積極的自我調整對鞏固療效和預防復發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