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你減藥后的情況挺穩(wěn)定的,可以準備停藥了,剛停會有些反應,你注意......”
這大概是每一位抑郁癥患者最想聽到的一段話。
但是,因為生活中伴隨的不可控變化,很多人,在經(jīng)歷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后,心理方面會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隱患,而那些本身患有抑郁癥的人,情況更加明顯。
臨近年末,我們收集了一些抑郁癥患者分享的有關他們2021年的故事。
疫情給我?guī)淼淖畲笥绊懀赡苁歉綦x造成的斷藥
我是在西安工作的河南人,一個抑郁癥患者。攢了大半年的假我終于回了趟老家,卻碰上了河南疫情,更沒有想到,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會面臨斷藥的情況。
當時我已經(jīng)連續(xù)吃藥3個月,且順利熬過了藥物副作用帶來的最難受的階段,突然的斷藥,我不清楚自己的情況會不會更加糟糕,畢竟我再也不想經(jīng)歷吃藥前那種痛苦感覺了。
為了以防萬一,我開始在網(wǎng)上購藥,因為疫情這里的快遞全部停了,只能走郵政。然后我斷藥了,整整3天,躺在床上,從白天到黑夜,每天刷幾十遍物流消息,打幾十遍客服電話,除此之外我什么也干不進去,只想躺著,不想說話,不想動。下單、拿藥,整個過程下來用了12天,當我重新開始正常服藥后,我終于重新做回了正常人,原來好好活著,是這種感覺。
現(xiàn)在回想,之前斷藥的影響,并沒有疫情在家那么大,在此之前,因為討厭吃藥,我還曾故意停藥過,但疫情那段時間不知道是怎么了,我好像魔怔了一般,沒有藥就活不下去了。
但這件事終究是帶給了另一個好的影響,那就是,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逃避吃藥了。而我也更加體會到,單靠自己真的對抗不了抑郁。
我就像大海里的一只風帆,隨風漂泊卻始終握不住手里的船槳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上985,去留學,按照計劃繼續(xù)讀博士,我以為自己會有光鮮美好的未來......5月份畢業(yè)后,高價錢搶到回國機票,回國內、漫長的隔離,隨后我開始尋找工作、不停地找、不停地碰壁。
整整4個月,在改簡歷、面試、被拒絕中無限循環(huán),我一度懷疑自己:我真的優(yōu)秀嗎?父母花那么多錢培養(yǎng)我,送我出國,可是結果呢?連一份合適的工作都找不到!或許我就是個廢物吧......后來,父母也開始旁敲側擊地問我,面試的進度,我徹底崩了。白天假裝出去面試,其實坐在公園發(fā)呆,一坐就是一整天,晚上回來后,睡不著。父母、親戚、朋友們的關心,讓我越來越煩,我甚至覺得她們是不是專門來看我笑話的,他們會不會在背后說:“看,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出去留學又有什么用,不還是不如誰誰誰家的孩子,普通本科畢業(yè),進了國企單位,拿到了鐵飯碗!”
最嚴重的時候,我站在樓頂,想一躍而下,我一邊想要死亡,一邊想要活著,不停掙扎,不停慰藉自己,看看醫(yī)生吧,看一看或許就好了。
10月末前往西安康寧心理醫(yī)院求醫(yī),確診、吃藥、居家康復,然后在父親和師兄的幫助下,重新給自己做職業(yè)規(guī)劃找工作,中間種種艱難不再贅述。
在重新梳理個人經(jīng)歷和能力的過程中,我終于承認,在職場上,我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優(yōu)勢,降低標準果然順利入職,并逐漸上手了新工作。
在新的旅途上,我迷茫過一陣,但幸好,身邊有父母親友,更感謝不忍心放棄的自己。
我痛恨自己,為什么就是做不到積極陽光!
一開始,它好像沒什么效果——好像沒有哪片藥或哪次治療特別有效果——但最終證明,治療是有幫助的。
八年前,我得了產(chǎn)后抑郁,然后開啟了漫長的對抗抑郁癥之旅。我努力想做一個好媽媽,但很多時候,我真的做不到。我經(jīng)常會感到悲傷、無力、愧疚、想自殺、各種情緒,我特別敏感、多愁善感,有時候我真的很痛恨自己,我為什么就不能積極陽光一點,給女兒做一個好榜樣。
去年第三次復發(fā)之后,醫(yī)生再三跟我強調,一定要好好吃藥,定期來做心理治療,不然,我很可能再也好不了了。我不能接受這樣,于是終于開始當一個聽話的患者(是的,原來我經(jīng)常擅自停藥)。
買了一個小黑板,專門記每天的藥名和片數(shù);跟女兒約定,每天走路送她上學,陪她去逛商場,如果我不出門,她可以不叫我“媽媽”;心理治療一次都不落下…
總之,一切醫(yī)生建議的,說可能對病情好轉有幫助的事情,我都逼迫自己去做,即使我覺得它沒什么用,即使腦子里經(jīng)常想“就這樣吧,不會好了”——當你只去做,不去想有沒有作用,有沒有意義的時候,療效就會逐漸顯現(xiàn)出來。
我甚至已經(jīng)做好,可能一輩子都好不了的心理準備,但是上個月,我的主治醫(yī)生告訴我,我情況有所好轉,可以把藥量減一點!雖然只是減一點點,它是一個很大的鼓舞,我現(xiàn)在相信,抑郁癥是可以治好的了,我會變成一個正常的好媽媽!
抑郁癥帶來的痛苦,大概只有同為抑郁癥的病友才能真正感同身受,所以,抑郁癥患者的分享往往會帶來力量,尤其是好的消息。
溫馨提示
如想對自身疾病有所了解,或想自測精神心理健康,可以點擊文章底部左側“閱讀原文”,在線咨詢醫(yī)生、預約醫(yī)生號,也可以在公眾號底部窗口右菜單“咨詢預約”點擊“自助預約”進行預約醫(yī)生號。
免責聲明:
文章和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僅供參考,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有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謝謝合作!
轉載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請注明來源:西安康寧心理醫(y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