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癔癥又稱分離性障礙,歇斯底里癥,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精神疾病,在受到嚴重的精神創傷之后突然起病,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行為紊亂,哭笑無常,短暫的幻覺、妄想和思維障礙,以及人格解體等。主要是精神因素導致,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
心理因素
個體對應激性生活事件的經歷和反應是引發本病的重要因素。幼年的創傷性經歷也可能是成年后發生分離轉換障礙的重要原因。此癥患者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包括:具有暗示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情緒化、幻想性等。
社會文化因素
此癥患者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大多生活在封閉性的同源文化環境中。因此受教育程度、社會文化、生活環境對分離轉換障礙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生物學因素
目前分離轉換障礙的遺傳學研究結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發現分離轉換障礙患者的一級親屬的患病率較高。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有學者認為本病為多因素遺傳疾病。
癔癥的診斷要點
發病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癥狀有夸張、做作、易受暗示的特點。精神癥狀常為發作性,發作期間無后遺癥狀。軀體檢查不能發現相應器質性病變,軀體癥狀常違背解剖生理規律,且常有癔癥性格特征。
癔癥的防治方法
本病處理以心理治療為主,輔以必要的藥物治療。
(1)心理治療
常使用解釋性心理治療,引導患者正確認識和對待致病的精神因素,認識疾病的性質,幫助患者分析個性存在的缺陷,指導患者學習新的應對技巧,增強適應能力。要告訴患者:你身體的各個“零件”都是好的,只是暫時的障礙,軀體的某個器官只是要休息一下,癥狀肯定能好轉。
(2)暗示療法
是消除癔癥性軀體障礙的有效措施,急性起病的,迫切要求治療的,且對治療者非常信賴的患者,療效好。催眠療法尚可用以治療癔癥的遺忘癥、多重人格等。
(3)藥物治療
臨床中發現分離轉換障礙患者常有焦慮、抑郁、失眠、疼痛等癥狀。藥物治療可針對這些癥狀進行治療,從而改善患者的情緒,減輕患者的軀體不適感。
還需了解更多的精神疾病知識,請關注“西安康寧新城心理醫院”公眾號,點擊對話框進行提問,我們隨時隨地給予你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