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她的微笑就是對我們最好的褒獎。

康復之路,總是漫長而又充滿挑戰,除了需要勇氣和決心,醫護的悉心照顧和暖心支持也極為重要。
李女士(化名)是一名白領,從小要強的她,出了社會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她幾乎把全部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工作,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回到家工作,這對于她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
除了干好手里工作,她還要不停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則就可能隨時被能力更好的新人淘汰,在這樣的生活節奏下,她根本來不及去享受生活,總是奔波于家與公司之間,稍有些空余時間只能用來補覺,咖啡也成為她每日必不可少的飲品。
正因如此,她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消化疲憊和沮喪的負面情緒,而長時間的加班和高壓的工作環境讓她常常感到疲憊不堪,身體逐漸出現“應激反應”,一走進辦公室,就感到渾身無力、情緒低落,她總以為這是工作勞累的正常現象,未能重視起來,最后這些壓力讓她出現了心慌、胸悶、焦慮、失眠等癥狀。
其實李女士的癥狀就是所謂的心理疲勞,當人進行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后,均會產生疲勞感,而心理疲勞主要表現為厭倦、心情煩躁、注意渙散、思維遲鈍、反應遲緩。長期心理疲勞,使人心境低落、精疲力竭,不僅降低學習與工作效率,還會引發心理疾病。

李女士剛來院時,在她的臉上我們完全看不到一點年輕人該有的生機與活力,經過專業的干預和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近日查房時,我們很明顯能看出她情況好轉,開始變得有活力,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多了,她發自內心的笑容也讓我們感受到醫患之間那份深厚的情感紐帶,讓我們今后的工作更加充滿力量與信心。
康寧與患為友的關系體現在很多細節上,醫患之間零距離,才能更好的走進彼此的內心,患者才能真切感受到安全、信任、尊重和關愛,從而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