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抑郁癥遺傳嗎?已經有報道證實,抑郁癥并非遺傳性疾病,但其發生受遺傳因素影響。當前我國將內因性抑郁癥視為與遺傳有關的疾病,生育需要加以控制。那么新的問題出現了,那些受個性、環境因素影響的,后天形成的反應性抑郁癥遺傳嗎?這類患者能懷孕嗎?本文將為您揭開這個謎底。
國外行為學醫生研究顯示,抑郁癥患者家庭成員的發病危險為百分之九,明顯高于百分之三的基線水平,提示遺傳因素在抑郁癥發病中的重要作用,從而解答了抑郁癥遺傳嗎的問題。
對于有家族性遺傳史的抑郁癥患者,后代的遺傳率相對高一些。因此這些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應符合規劃性療程,如初次發作患者治療期一般在2年以內,復發者時間應適當延長。一般在病情一年后,停藥半年以上可以考慮懷孕,那時遺傳率可能是比較低的。
后天形成的抑郁癥遺傳率較低
抑郁癥的病因雖然目前醫學界尚無定論,但普遍認為抑郁癥的出現與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有關。內因性抑郁癥一般受生物學因素影響。受心理因素和社會環境應激事件影響而出現的反應性抑郁癥遺傳嗎?答案是,這類后天形成的抑郁癥,其遺傳幾率相對較小。
反應性抑郁癥患者懷孕需注意
雖然后天抑郁癥遺傳嗎的問題,答案基本是否定的。但是研究證明,母體的情緒狀態會影響胎兒是否會形成具有抑郁傾向的氣質和個性。因此常有抑郁情緒,心境不穩定的反應性抑郁癥患者想要懷孕,首先應看心理醫生進行治療指導。
此外,兒童受家庭環境、父母影響很大。這些外部環境對抑郁癥的發生也很重要,家庭的和諧,科學的教養是預防孩子患上抑郁癥重要的保證。
抑郁癥遺傳嗎,對于這個問題,無論是內因性抑郁癥,還是后天形成的反應性抑郁癥,心理學家都不能的確認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和成長,其心理狀態的形成牽涉到很多方面的因素。而比較重要的是父母,只有心理狀態良好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健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