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對于癔癥,大多數人對它的理解都是模糊不清的。其實,癔癥又叫做分離轉換性障礙,這是是由精神因素,比如說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而引起的精神障礙。治療癔癥分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而由它的定義來看,治療癔癥心理治療相當重要。不過,因為是精神上的問題,偏于人體主觀意識,情況好的話,一般百分之六十左右的病人可在一年內自行緩解。
一、心理治療
1、個別心理治療
個別心理治療,即一對一的單獨對患者進行治療。首先就要詳細了解患者的個人發展史、個性特點、社會環境狀況、家庭關系、重大生活事件,并且要求醫生以熱情、認真、負責的態度贏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友好和諧的醫患關系顯得尤為重要,這是為了讓患者表達、疏泄內心的痛苦、積怨和憤懣,醫生要和患者共同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2、暗示治療
暗示治療是治療分離轉換性障礙的經典方法,特別適用于急性發作并且暗示性較高的癔癥患者,暗示治療又包括覺醒時暗示、催眠治療、誘導療法。
3、系統脫敏療法
通過系統脫敏的方法,可以讓那些原來能誘使此病的精神因素慢慢地失去誘發的作用,從而幫助減少病情的復發。
4、分析性心理治療
分析性心理治療是指醫生采用精神分析或者領悟療法,去探尋病人的無意識動機,從而使患者認識到無意識動機對自身健康的影響,并加以消除。一般來說,這種治療方法適用于分離性遺忘、分離性多重人格、分離性感覺和分離性運動障礙。
5、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顧名思義,是指當患者的家庭關系因疾病受到了影響,或者是治療需要家庭成員的配合時,便可采用此方法,用以改善癔癥患者的治療環境。
二、藥物治療
醫學上還沒有發明找到可以幫助分離轉換性障礙的藥物,所以主要采用對癥治療。出于癔癥患者總是因為焦慮、失眠、或者身體不適感而常常發出自我暗示,所以使用相應藥物控制癥狀顯得尤為重要。對癥治療即藥物治療需要針對癥狀進行合理選擇,比如患者伴有情緒或睡眠問題,就可以用催眠幫助鎮靜的藥物。但是,若是其他癥狀,則可以選擇精神藥物救助。
除了以上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對于癔癥患者加強疾病后的護理也是相當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對他們多給予關心、安慰,給予患者生活上必要的幫助,做細致的思想開導,輔以熱情的關懷。以此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激發其對生活的熱情,堅定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疏導患者,幫助他們消除不良負面情緒。但不能太關注,要正確對待該病的發生,注意到這些問題就可能很大改善患者的癥狀,就能更好地幫助患者走出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