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現代社會的“小家庭”越來越多,對產婦而言,比較強大的社會支持來源于其丈夫,有調查表明婚姻滿意度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是缺乏丈夫支持的產婦更易患抑郁癥,部分母親由于分娩,可能丟失勞動就業的機會,減少家庭經濟的來源,經濟上的需求常常造成產婦的抑郁。次當媽媽的人比較容易產生第二類“產后憂郁癥”,這是因為產后憂郁癥中五○~六○%的比例與生產壓力有關,首次生產老發生的機率為一○%~一五%。通常會在產后第二至三周開始,產后第四至五個月達到高岑,癥狀可持續六至九個月。產婦們會有憂郁癥及神經衰弱的現象,心情低落,幾事都提不起興趣,食欲減低、失眠、思考及注意力變差,有罪惡惑、無助絕望感、虛腕無力惑,身體不適,自我評價低;一旦發生,絕望惑的再發率是五○%。產后抑郁癥護理技巧:
心理壓力、荷爾蒙改變、產科問題以及對母親的社會支持與照顯等皆會影響產后的精神調適,這不僅是產婦的問題,更需要親人相助一臂之力。產后抑郁癥護理技巧:
1、飲食護理
量不宜過多食量可以比孕期稍增,比較多增1/5的量,如果奶水正好夠寶寶吃,則與孕期等量就好。食物品種多樣化,葷素搭配是很重要的。進食品種越豐富,營養越平衡和。水分要多一些,產婦出汗較多,體表的水分揮發也大于平時,多喝清淡的魚湯、蛋湯,湯中油多了,奶水中的脂肪量也會增加。新生兒消化功能還不完善,奶水中脂肪過多,可使寶寶拉肚子,飯要以細軟為主,少吃油炸,堅硬食物,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暑期的產婦可少食一些,適當吃水果,忌吃辛辣溫燥食物,因辛辣溫燥食物可助內熱,可使產婦虛火上升,可能會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等癥狀。
2、心理護理
產婦由于分娩的疲滯,會陰切口的疼痛,剖宮產術后傷口的疼痛及子宮收縮痛等,都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護士盡量集中進行所有的治療操作,動作輕柔,減少不必要打擾,注意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語言要親切友善。態度要和藹可親,避免談論刺激產婦及早進入目母親角色,做好母乳喂養的宣教,向產婦講母乳喂養的優點,及時進行母乳喂養的指導,教會產婦護理孩子的一般知識和技能,主動關心,鼓勵她們,并發揮哺乳母親間的互相交流和鼓勵的效應。
3、健康教育
加強圍產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日本有學者報道,產前健康教育和可使產后保健,育嬰知識的宣教,指導孕婦合理的營養和活動鍛煉,對有并發癥的孕婦積極幫助其調整心態,使其樹立信心,消除緊張與恐懼心理,[2]指導產婦進行產后訓練,增加產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音樂-放松訓練
放松訓練主要通過音樂藝術以調節人的神情,有效的緩解焦慮,不同的音樂能激發人不同的情緒,引起一系列生理效應,有助于抑郁癥患者的情緒調節。在我國由于傳統習慣,指在家中休養1個月,又稱“做月子”,在這個1個月內不容許看書,看報,看電視,不出家門,不容許下床活動。這樣減少產婦與他人交流的機會,生活范圍縮小,猶如被禁閉一樣,加上軀體的不適,嬰兒的哭鬧,很容易讓產婦產生厭煩,煩躁,易激怒的不良情緒反應,也易激發產婦抑郁癥,這樣我們可以制訂以調節情緒,控制,抑郁為目的治療計劃,療程以1D,40MIN次,7-14次為1個療程,選擇相應的音樂,有針對性對患者進行疏導和鼓勵,實踐證明,外國古典音樂,中國民族音樂的療效好,能讓大多數產婦所接受,有效緩解心理壓力,放松心情,減少抑郁癥的發生。
產后抑郁癥護理技巧:
1、在分娩前要防止局部或全身感染。
2、盡量避免不良生活壓力或者負面事件對產婦的刺激。
3、對抑郁癥狀明顯,尤其是有自殺傾向的病人要到精神衛生機構進行抗抑郁藥物治療或者住院治療。
4、心理支持,對產婦尤其是初產婦,要利用母親、婆婆、醫護人員的育兒知識,使她在心理、育兒能力等方面得到支持。
5、使產婦認識到產后抑郁癥不會給自己或嬰兒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以減輕其心理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