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教育部對政協《關于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抑郁癥防治措施的提案》進行了答復,其中明確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教育部介紹,對青少年進行預防抑郁癥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項重要工作。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對此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青少年預防抑郁癥教育工作。
一、制定政策文件,對青少年預防抑郁癥教育提出明確要求
國家和教育部在一系列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預防抑郁癥教育的文件中,都對青少年精神健康、抑郁癥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在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中明確將抑郁癥定義為精神疾病。2019年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宣傳部、文明辦、網信辦、教育廳(委、局)、民政廳(局)、財政廳(局)、廣播電視局、婦兒工委辦公室、共青團、婦聯、關工委12部門聯合發布《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中明確要求,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環境,形成學校、社區、家庭、媒體、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落實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預防干預措施。各級各類學校建立心理服務平臺或依托校醫等人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機構要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50%的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級以上精神專科醫院設立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30%的兒童專科醫院、婦幼保健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精神(心理)門診。各地市設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熱線。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0%。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組織轄區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將防治抑郁癥作為試點特色項目,加大重點人群干預力度,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高等院校所有學生的必修課,每學期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授課,指導學生科學認識抑郁癥,及時尋求專業幫助等。
二、多渠道推進青少年抑郁癥防治工作
(一)加強抑郁癥防治工作部署。2016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宣傳部、中央綜治辦、民政部、教育部等22個部門共同印發《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衛疾控發〔2016〕77號,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將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作為健康中國建設重要內容,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作為政府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要建立健全黨政領導、衛生計生牽頭、綜治協調、部門各負其責、各方積極配合的心理健康服務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機制和目標責任制,推動形成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單位家庭個人盡力盡責的工作格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各級各類領導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衡量干部綜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提升黨員領導干部的心理素質。《方案》中明確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部門協作、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明確部門職責。衛生健康、教育部門要在心理健康促進與精神障礙發現、轉介、診斷治療等工作中建立協作機制;與民政、宣傳、文明辦、廣電、網信、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部門和組織加強協作,落實各項工作任務。
(二)開展多形式的青少年預防抑郁癥教育。一是在試點地區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衛生健康、宣傳等部門加強協作,采用多種宣傳手段,利用影視、媒體等多種渠道,廣泛開展抑郁癥科普知識宣傳。二是醫療衛生機構加大抑郁癥防治科普宣教力度,拍攝制作專業權威且通俗易懂的抑郁防治科普宣傳片,普遍提升公眾對抑郁癥的認識,減少偏見與歧視。三是充分發揮醫生隊伍作用,深入學校、企業、社區、機關等,開展抑郁癥相關公益講座。四是在公共場所設立或播放抑郁癥公益宣傳廣告,各社區健康教育活動室(衛生服務中心)向居民提供科普宣傳資料。五是要求學校向學生提供咨詢檢測點的分布和聯系方式等信息,引導學生主動尋求咨詢檢測服務等。
(三)建立全過程青少年抑郁癥防治服務、評估體系。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規范、持續開展抑郁癥防治等相關知識培訓。加大對非精神??漆t院醫師的培訓,提高其識別抑郁癥的能力。各類體檢中心在體檢項目中納入情緒狀態評估,供體檢人員選用?;鶎俞t療衛生機構結合實際工作開展重點人群心理健康評估。精神??漆t院結合各類主題日、傳統節日宣傳活動等,組織開展抑郁癥篩查。各高中及高等院校均設置心理輔導(咨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刻不容緩了嗎?
在《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中一組數據
2020年我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高達24.6%
其中重度抑郁是7.4%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近4個孩子中
就有1個有抑郁傾向
這樣高的檢出率
很難不令人揪心!
在抑郁檢出率的人群差異方面,女生有抑郁傾向的比例為18.9%,高出男生3.1個百分點;女生有重度抑郁的比例為9%,高出男生3.2個百分點。非獨生子女青少年有抑郁傾向的比例為17.3%,與獨生子女相當;非獨生子女青少年重度抑郁的比例為7.7%,高出獨生子女1.4個百分點。

抑郁檢出率的人群差異
隨著年級增長,抑郁檢出率呈現上升趨勢,抑郁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升高。小學階段抑郁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約為1.9%-3.3%;初中階段抑郁檢出率約為三成,重度抑郁檢出率為7.6%-8.6%;高中階段抑郁檢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為10.9%-12.5%。

各年齡段的抑郁檢出率和得分發展趨勢
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抑郁了?
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態如何?
我們該如何看待抑郁癥?
“抑郁”是一種情緒狀態,很多同學可能會有抑郁情緒,但還不是抑郁癥。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去醫院做診斷,就很容易被判斷為抑郁狀態,但可能這段時間過去了,一部分人的情緒就會變好。
導致青少年抑郁的原因……
醫生認為,青少年抑郁癥狀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個是學業的壓力,一部分學生升學后,總是把自己的成績排名和前一階段相比,達不到之前的排名,就容易產生抑郁情緒;還有就是家長要求過高,也會把孩子不同階段成績排名做對比,讓孩子壓力過大。家長和學生都應該在升學前調整認知,放寬心看待成績排名的變化。
其次,新環境的改變,帶來人際交往上的變化,也容易讓青少年因交往不順利而產生抑郁情緒。同學們應該主動融入新的社交群體,結識志同道合的新伙伴。
最后,自身性格上的問題也會帶來抑郁情緒。有些學生看問題太悲觀、不夠自信、過分敏感、固執己見等等,由于這些性格導致看問題,做事情容易發生問題,從而導致情緒的抑郁,這里需要針對不同性格做干預。
如何預防抑郁癥?
醫生建議:緩解青少年抑郁情緒,需要家屬以及患者多方面的努力,如果學生抑郁情緒發展的比較嚴重,還是需要到心理??漆t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如果你正在因一些負面情緒而備受困擾,那么就應當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