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上往往表現為癥狀各異的綜合征,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病程一般遷延,呈反復發作、加重或惡化,部分患者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但有的患者經過治療后可保持或基本狀態。
精神分裂患者的三個征兆
1、患者會扭曲真實信息,通常周圍沒有人說話,患者卻產生幻覺,感覺聽到有說話聲,習慣性曲解他人意思,或直接將別人的話解讀為迫害意向,總能聽到一個聲音去叫自己做一些明知道不對卻又無法抵抗的事情,經常跟身邊人無法正常處理關系,容易跟他人產生矛盾和沖突。
2、在幻覺上建立懷疑,患者幻聽幻覺,就會敏感多疑,認為什么事都是在針對他的。例如:別人在交談,認為是在議論他,別人偶然之中看了一眼,認為是不懷好意。有的甚至認為廣播、電視、報紙的內容都和他有關,察言觀色,不敢喝水、吃飯、睡覺,有的認為愛人對他不忠而進行跟蹤,家庭關系常被他們破壞,子女的心理多少也會留下陰影。
3、妄想被迫害,傷人或自殺,由于經常出現幻聽幻覺,患者往往處于恐懼狀態,容易產生被迫害妄想的心理,患者會莫名得感覺被人議論、誣陷、遭人暗算、財產被劫、被人強奸等,被害妄想往往有自殺或者殺人企圖,如不及早接受治療容易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精神分裂的5個病因別忽視
1、體質因素:精神分裂癥的病因與體質、神經類型有很大關聯。臨床發現精神分裂癥多發生于內向型、弱而不均衡型或弱型+藝術型,或瘦長型,這就是所謂的分裂性氣質。另一個導致精神分裂癥的重要因素是病前個性特征,包括孤僻、敏感、害羞、好幻想、邏輯性思維差等。這些個性特征導致的精神分裂癥人數占精神分裂癥患者總數的一半多。此外,在母孕期受到病毒感染的胎兒,其成年后發生精神分裂的幾率比正常的明顯偏高;患有某些軀體疾病和代謝障礙也可以引起大腦功能紊亂。
2、生理原因:多巴胺假說,是被廣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假說。抗精神分裂癥藥物對多巴胺(DA)(多巴胺【譯】由腦內分泌,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神經遞質的作用得以改善精神病癥狀支持這一假說。
3、精神刺激:刺激性生活事件在疾病發生中究竟起了些什么作用,有的學者認為刺激性生活事件觸發具備精神病患病素質者的癥狀并使其出現得更為明朗,這也是精神分裂癥的病因之一。
4、遺傳:較多的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癥的病因與遺傳有關。而且血緣越親,潛在罹發率越高。根據新統計數據表明,精神分裂癥的家族成員精神病的患病率為2.6%-16.4%,而一般人群是0.6%。親緣關系愈近,患病率愈高;兩個精神分裂癥患者結婚所生養的子女,患病率高達68.1%。
5、環境因素:通常在生命早期發生的一些環境因素似乎增加了患精神病的危險。這些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因素包括母體嚴重營養不良、妊娠期內的病毒感染和圍產期的腦損傷等。精神分裂癥病人沒有明顯原因而緩慢起病,開始時僅見對四周事物缺乏愛好,常離群索居,沉默寡言,以后癥狀日益明顯因而出現個人生活懶散、行為怪異、癡笑、暴怒等情況,而軀體方面的檢查往往是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