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精神障礙指的是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紊亂,導致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總稱。那么精神障礙詳細癥狀有那些呢?
一、意志缺乏。表現為患者缺乏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生活極懶散,行為被動,個人及居室衛生極差。嚴重時患者甚至自衛、攝食及性本能都喪失。意志缺乏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精神衰退時,可以見于癡呆患者。
二、精神運動性興奮。常區分為協調性和不協調性精神運動興奮兩種。協調性精神運動興奮時,患者動作和行為得增加與思維、情感活動協調一致,并且和環境協調一致。患者的動作和行為時有目的的,可理解的。多見于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作。不協調性精神運動興奮時患者的動作,行為增多與思維及情感不協調。患者的動作雜亂無章,動作和目的性不明確,使人難以理解。
三、意志增強。意志活動的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礙表現不盡相同。狂躁狀態情感高漲時,患者終日不知疲倦的忙忙碌碌,但常常是“虎頭蛇尾”,做事有始無終,結果是一事無成。而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受妄想的支配,不斷地調查了解,尋找所謂的證據或導出控告等行為。
四、意志減退。指患者的意志活動減少。常見于下列兩種情況:一種是抑郁狀態患者,此類患者并不缺乏一定的意志要求,但受情感低落的影響,總感到自己做不了事。或是由于愉快感缺失,對周圍的一切興趣索然,覺得干什么都沒有意思,以致意志消沉,使患者的學習、工作或家務勞動成績受到明顯影響。抑郁狀態患者對自身的這些變化,一般來說還是能夠意識到的,自知力可能部分存在。
另一種情況是意志減退,可見于上述的程度較輕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提出的是,雖然上述兩類患者的意志活動,較他們正常時都有明顯減少,這是兩者的相同點。但是這兩類患者的內心情感體驗不同,疾病診斷有別,治療方案各異,應加以分辨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