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您在生活中有如此感受嗎?
在某個時間點突然感覺到特別崩潰?
原來很樂觀開朗的人覺得內心陰暗,特別想躲起來哭一場;
感覺非常緊張,坐立難安,因為緊張做不了任何事情;
甚至因為緊張,身體也出現不適的癥狀。
我們仿佛有做不完的事:吃飯的時候要哄娃;工作的時候要左右開弓;甚至睡覺的時候都夢見自己白了頭,醒來時嚇到不行。
行動和事件量的不斷的增加,讓我們不得不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
于是,我們有了很多的焦慮:
容貌焦慮、身材焦慮、年齡焦慮、事業焦慮、學習焦慮、考試焦慮、知識焦慮、孩子成長的焦慮、分離焦慮、婚姻焦慮、性焦慮、死亡焦慮、疾病焦慮
……
今天西安心理醫院西安康寧心理醫院今天,想跟大家分享4個緩解焦慮的辦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別想太多,做了再說
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一位男子想要換工作,給他表哥發微信,說想去華為上班。表哥問他,公司不錯,簡歷做了嗎?
他說還沒有,先了解了解崗位。過了一周表哥再找他,發現他狀態很差,一問原因才知道,他聽說大廠面試門檻很高,工作壓力很大,所以一直糾結要不要投簡歷。
很多時候,我們就糾結,我們焦慮,就是因為顧慮太多,不敢踏出第一步,被自己的幻想“嚇死”。電影《中國合伙人》有句臺詞說得很好:“年輕的時候,不該什么都不想,也不能想太多,想得太多會毀了你。”與其因擔心和猶豫一直停在原地,還不如勇敢邁出第一步。
唯有讓自己先做起來,步履不停,走在路上,美好才會逐漸靠攏,生活才會慢慢向陽。
2、盡量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林清玄曾做過服務生、碼頭工人等職業,一直支撐著他的,就是每天回到家里寫文章。貝多芬年輕時因無法心愛的姑娘在一起,痛苦到想要自殺。最后卻是音樂這個愛好拯救了他,使他找到生命的意義。
周國平曾說過:“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要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充滿了一地雞毛,讓人心力交瘁。這個時候,不妨培養一些興趣愛好,無論是畫畫、旅游、拍照或者做飯等等。
專注在自己的興趣上,你會發現心情會變得愉快,生活也越來越精彩。
3、學會人際關系的斷舍離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有些聚會明明不感興趣,但為了讓自己顯得合群,硬著頭皮參加;
為了跟大家有更多話題,去追不喜歡的劇,了解不喜歡的明星;
害怕被別人說不好相處,從不敢拒絕別人,不敢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
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多人的喜歡和認可,我們不斷迎合別人。
結果不僅沒給自己帶來快樂,反而讓自己越來越焦慮。其實,人真的沒有必要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對于三觀不同的人,要學會斷舍離,把有限的精力留給值得的人。
只有遠離無用的社交,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才能讓人生更加自在和從容。
4、對運動上癮
愛運動的人,往往比較快樂。研究發現,人在運動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內啡肽,這是一種“讓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
所以,當你焦慮到不能自已時,不妨讓自己動起來。喜歡健身房,就去健身房揮灑汗水。喜歡戶外,可以每天散步幾十分鐘,或者去打球、爬山、慢跑、跳舞,都很好。
經常運動,還會幫助我們釋放體內堆積的毒素,讓人比同齡人看起來更年輕、健康、具有活力。
運動絕對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堅持下去,你會深深愛上運動中的自己。
以上方法,大家可以試著練習,當然很多人因為長期焦慮的作祟發現和自己和和解和接納沒那么容易,這時候西安心理醫院西安康寧心理醫院也建議大家通過咨詢來應對和處理自己的焦慮,在咨詢關系中體驗被接納可以幫助一個人更好的接納自己,相信自己。
